栏目分类
热点资讯
与机器“并肩工作” 用坚持诠释专业精神
2025-01-22 21:44 点击次数:105
“每一次修理好机器,看着合格的产品从传送带上出来,心中就很满足。”放下手中的工具,李云杰说起了他和机器打交道的日子。
1988年,刚从部队转业的李云杰来到了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昆明卷烟厂。刚参加工作一年,他就在机台辅助工中脱颖而出,转岗为修理组的修理工。三十多年过去,李云杰完成了几代卷包主设备的调试工作,带领团队不断突破技术难题。
李云杰在调试机器。吉鹏章摄
刚接触来自德国的进口设备时,由于条件限制,李云杰不能参与维修调试。他暗下决心,一定要啃下这块硬骨头。白天,他跟着工程师们观察学习。晚上,他熬夜翻书、看图纸。外文资料看不懂,就问翻译、查字典。两个月后,李云杰成了同批学习者中第一个能单独维修的人。
翌年,工厂引进了另一批设备。李云杰凭借之前积累的经验,投入到机器的改造工作中,对机器的小包玻璃纸成型部分进行技术升级。他也因此荣获了该厂首个一号嘉奖令,并被破格提升为助理技师。
展开剩余43%李云杰在调试机器。吉鹏章摄
后来,工厂引进了两套先进的卷包设备。其中,66#机组的调试工作交由外方公司负责,而67#机组的调试则由李云杰领导的首席技师工作室独立完成。在调试期间,李云杰团队指出设备设计上有缺陷,大胆地对机械设计进行了重新构思和改造。这是李云杰引以为傲的时刻:“外国专家从最初的不信任,到后来对我们技术实力表示赞赏,甚至在某些问题上向我们寻求指导。”
如今,李云杰成为“云岭首席技师工作室”的领头羊,日复一日地与机器“并肩工作”。他用执着与坚持,诠释了一名修理工的专业精神。(王梓力)
来源: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昆明卷烟厂
发布于:北京市上一篇:没有了

